技術(shù)文獻
技術(shù)文獻
在倫敦郊外Jason Chin的實驗室中,一群大腸桿菌在撒有營養(yǎng)的肉湯的塑料小盤子里快樂地吃喝、幸福地繁殖、自由地呼吸著,它們看上去很普通。但它們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著本質(zhì)的不同??茖W(xué)家們對這群大腸桿菌的基因進行了重新編輯,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廣泛的“重新編碼”基因組。
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學(xué)實驗室的Jason Chin教授與其同事重新編碼了一個大腸桿菌菌株的全部基因組,只用59個密碼子就合成出所有的必需氨基酸。該研究近日發(fā)表在《Nature》雜志上。哈佛大學(xué)生物學(xué)家George Church評價說:“這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?!?
,
就像是平時在全文里把特定詞組替換成同義詞一樣,生物體基因組的重新編碼也是如此。鑒于生物基因組中擁有龐大的堿基對,為了實現(xiàn)高效替換,科學(xué)家們采用了一種巧妙的拆解和替換方法。
他們先把大腸桿菌分解為長度10kb左右的小片段。接著找出基因組開放閱讀框中的TAG密碼子,全部替換為同樣表達終止的TAA(一般而言TAA、TAG和TGA都代表終止信號)。在編碼必需氨基酸時,用AGC替換了每一個編碼絲氨酸密碼子TCG,用AGT替換了每一個TCA (同樣編碼絲氨酸)。
Chin把改編過的大腸桿菌稱為“Syn61”,因為這些細菌中的三個目標密碼子全部被同義密碼子取代僅,使用了61個密碼子。倫敦帝國理工學(xué)院合成生物學(xué)專家Tom Ellis在審閱完這篇論文說:“他們創(chuàng)造了一種不使用自然界其他三種密碼子的菌株。在未用到全部生物模塊的情況下,生命依舊存在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重新編碼的基因組可能不受病毒影響。正如George Church所說,Syn61可能不受病毒影響。從制藥到食品,每年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工業(yè)損失達到數(shù)百萬美元,重新編碼細菌基因組則有望大大降低這一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