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(shù)文獻
技術(shù)文獻
實驗開始前,各試劑均應平衡至室溫(試劑不能直接在37℃溶解);試劑或樣品稀釋時,均需混勻,混勻時盡量避免起泡。實驗前應預測樣品含量,如樣品濃度過高時,應對樣品進行稀釋,以使稀釋后的樣品符合試劑盒的檢測范圍,計算時再乘以相應的稀釋倍數(shù)。
1. 加樣:分別設空白孔、標準孔、待測樣品孔??瞻卓准訕悠废♂屢?00μl,余孔分別加標準品或待測樣品100μl,注意不要有氣泡,加樣將樣品加于酶標板孔底部,盡量不觸及孔壁,輕輕晃動混勻,酶標板加上蓋或覆膜,37℃反應120分鐘。為保證實驗結(jié)果有效性,每次實驗請使用新的標準品溶液。
2. 棄去液體,甩干,不用洗滌。每孔加檢測溶液A工作液 100μl(在使用前一小時內(nèi)配制),酶標板加上覆膜, 37℃反應60分鐘。
3. 溫育60分鐘后,棄去孔內(nèi)液體,甩干,洗板3次,每次浸泡1-2分鐘,大約400μl/每孔,甩干(也可輕拍將孔內(nèi)液體拍干)。
4. 每孔加檢測溶液B工作液(同檢測A工作液) 100μl,酶標板加上覆膜37℃反應60分鐘。
5. 溫育60分鐘后,棄去孔內(nèi)液體,甩干,洗板5次,每次浸泡1-2分鐘,350μl/每孔,甩干(也可輕拍將孔內(nèi)液體拍干)。
6. 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,酶標板加上覆膜37℃避光顯色(30分鐘內(nèi),此時肉眼可見標準品的前3-4孔有明顯的梯度蘭色,后3-4孔梯度不明顯,即可終止)。
7. 依序每孔加終止溶液50μl,終止反應,此時藍色立轉(zhuǎn)黃色。終止液的加入順序應盡量與底物液的加入順序相同。為了保證實驗結(jié)果的準確性,底物反應時間到后應盡快加入終止液。
水螺菌
腸炎沙門氏菌腸炎亞種
熒光假單胞菌
萎蔫短小桿菌
粘液玫瑰單胞菌
海藻希瓦氏菌
嗜鹽細菌屬
新鞘氨醇單胞菌
蜃樓耶爾森氏菌
脫氮假單胞菌
脫氮付球菌
耐放射異常球菌
桃色歐文氏菌
丁香假單胞菌
白色噬瓊膠菌
假交替單胞菌
鼠李糖乳桿菌
雙歧雙歧桿菌
粘質(zhì)沙雷氏菌
噬糖鹽紅菌
師崗鏈霉菌
委內(nèi)瑞拉鏈霉菌
枯草芽孢桿菌
彎曲芽孢桿菌
缺陷短波單胞菌
副凝聚短狀桿菌
氧化微桿菌
硝基還原假單胞菌
肺炎克雷伯氏菌
成團腸桿菌(成團泛菌)
- 上一條:干酪乳桿菌保藏方法
- 下一條:團頭魴尾鰭細胞形態(tài)細胞培養(yǎng)步驟